[标题]

来自南方城市的呼唤,将我牵出朦胧的睡意,我相信我的小伙伴们也有同样一种感受。

这天便是踏上征程的日子,我,陈林锋,带着其他六位小伙伴的期望、带着付老师和所有LANer的期望启程,相比身上背的、脚边堆着的行李和材料,它们要厚重不知多少倍。透过车窗望着高铁旁一同前行的铁轨,我在心中默数着……离国赛的距离越来越近了。

经过几乎一整天的奔波,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。顾不上旅途的疲惫,也抛下了心中时隐时现的紧张,简单地整理着行装、清点材料之后,我们即刻赶往会场开始初步的布展工作。虽然心想着尽快在偌大的会场中找到自己的展区,也免不了释放着自己的好奇心,去看看别的团队究竟有怎样强大的实力。简单地走上一圈,压力着实重了许多,其他参赛队伍的实力都不容小视,为了这次的比赛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下足了功夫。

而我们并没有因此畏惧,一方面继续做着布展,一丝不苟地张贴海报、摆放易拉宝,小心翼翼地将我们的周边装入一个个礼品袋;另一方面,积极地为如何突出展示我们的作品亮点、吸引评委们的目光寻找对策。

夜不能寐,躺在床上思考了许久,终于等到了天亮,还好广州的黎明似乎来得更早一些。两天里,我们从早到晚坚守在自己的展位上,为每一位来参观的评委或是路人对我们的项目进行详细的讲述,希望将我们团队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。一天奋斗下来,直到夜晚回到房间休息,我们终于感受到自己的疲惫。每当这时,我常常想起那篇还未被接收的CM,如果它能被接收,我们又将会取得怎样一个好成绩?

时间到了比赛的第三个晚上,我们经过了两轮问辩。而少了一篇论文的硬件支撑,我们几乎是看不到获奖的希望。

凌晨时分,睡意依旧迟迟未能到来。而这时的一个消息,成为了比赛的转折。付老师告诉我们,CM被接收了!

黑暗里,在闪亮的手机屏幕上看到了这句话,我顿时觉得一切都有了希望,急忙起床在网上下载被接收的文章,整理相关材料。第二天,我们在每组评委经过展区时请他们留步,告诉他们我们的作品有新的进展,评委们认为这样挺好,文章接收得非常及时!我们也及时为评委们介绍我们的作品,之前的准备工作没有白白浪费,陈林锋将他的演讲与应答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,每次说到亮眼之处,评委们都微笑着点头表示认同。

直到又一次为所有的评委讲述了我们的作品,我都只是傻傻地为一件事欣喜:终于不用纠结“revised”和“ASAP”了。而文章接收的那晚,付老师对我们说:“‘挑战杯’拿什么奖都不重要,过去600天的努力值得!谢谢大家的坚守!”而我却要说,如果我们不能拿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,又怎样对得起所有为此付出巨大努力的人们?

比赛的最后一天,到了揭晓结果的时候。本以为可以提前知道结果,却未能如愿,远在武汉的小伙伴也陪我们熬着夜等了许久。

到了下午四点,颁奖典礼开始。我们终于拿到了奖状,自己的名字又一次地出现在厚重的铜版纸上,下边是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各个重点部门鲜红的公章,正中间赫然写着“一等奖”,付磊老师荣获“优秀指导老师”。校团委书记聂磊代表武汉大学领取了优胜杯,时隔八年的殊荣,这次历史性的突破也由我们创造。

合影留念之际,我们也不忘和其他的队伍互相庆贺。我想起在武汉等待我们凯旋的LANer——

时刻关心我们的“挑战杯”工作,为我们一路披荆斩棘的付老师……

指导我们进行实验、完成一篇篇学术论文的师兄师姐们……

为项目书、海报、易拉宝、折页、周边费尽心思的小伙伴们……

谢谢你们!

同时,也谢谢LAN,让这600多个日日夜夜成为一段苦涩而甜美的回忆!

我们也期待,未来依然有敢于挑战的LANer,取得更骄人的成绩,让LAN成为一个成就自我的平台!(通讯员:邓璟雯


图片集锦

陈林锋为王传中副校长介绍

陈林锋&邓璟雯

我们的展台

武汉大学勇夺“优胜杯”

凯旋归来

[标题]

拓展链接:

武大主页:“挑战杯”我校创历史新纪录

化学院主页:挑战青春,精彩人生——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我院队伍获一等奖两项

概况
招生招聘
留言板
地址: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化Z 302
Email:leifu@whu.edu.cn
访问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