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更多  >  珠玑印象  >  正文

兰海辉,弘毅学堂2018级化学专业本科生。以本科生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于一区Small期刊,同时参与发表论文于Advanced Materials、Nature Communications,申请发明专利一项,实用新型专利两项、软件著作权三项。获国家奖学金、NITORI奖学金等,被评为武汉大学十大杰出青年(学生)、三好学生、优秀学生、弘毅新青年等荣誉。

初入大学:勇闯科研江湖

初入大学的我对于化学有些心灰意冷,高中竞赛的失利仍刺痛着我学习的心。然而,踏足在国立武汉大学的牌坊下,我决心要做出改变,而一切的起点,便是勇闯科研的江湖。

懵懂无知的我曾以为科研的江湖只是“打打杀杀”,激烈的思想交锋后抢占科学发现的制高点。但是现实告诉我,我需要学会的第一课反而是如何与科研路上的前辈打好交道。入学第一天,我便加入了付磊老师的先进纳米材料实验室。彼时的我纵然有着竞赛的底子,但是对化学气相沉积这一方法仍一知半解。因此,向师兄师姐学习了解相关内容成为了我要跨出的第一步。(这也标志着我从“社恐”走向“社牛”的一大步。)

在付老师将我引入科研路上以后,我便开始了“厚颜无耻”的学艺过程。实验室里谁有好的合成方法,亦或是好的idea,我都第一时间“赖”在那里向对方请教,并且附上零食作为“报酬”。这为我后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在学科认知、仪器操作、数据分析等方面,都有了长足的进步。我的学艺之路持续了两载,相关成果也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。

网课时代:发现“新大陆”

疫情下的网课时代,我的学习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。不得不说,计算机是个好东西,网课也是个好方式。我可以同时听四到六门公选课,还发现了传说中的“bilibili大学”。这里有最新的学科前沿,最全面的学科知识,最优质的教授团队。我畅游在MIT的数学课中,重温了未曾听懂的线性代数,还学习了群论等一系列知识。更重要的是我了解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——理论计算。

一个学期的集中学习,从软件编译到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,我都有了更深的认知,也改变了我认识课题的方式,能从更微观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。

网课阶段也有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求学记忆,那就是陈胜利老师的《物理化学》。正是网课给了“愚钝”的我听懂的机会,每次我都迫不及待地进行录屏,结束后听两到三次才能完全记忆理解老师讲述的内容。陈老师是我大学期间所见的任教最严谨、讲课最深入的老师之一,他沉稳的语调下是对知识深入的理解,我发自内心钦佩他。

独立研究,迈入新阶段

返校后,我开始尝试独立的研究,这无疑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。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,这一过程没有人通篇教我,我只能摸黑前进。幸运的是,“传说中的大学”里应有尽有——从数据处理到数据分析,从科研报告到学术论坛,从中我获益匪浅。当然,读文献是必不可少的。正所谓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,只要看的足够多,那么总归能对某个领域建立模糊的概念。此外,最重要的是和老师讨论,听从老师建议。因为老师对学科前沿是最清楚的,他们的建议往往一针见血,让我对课题方向能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修改,保证科研的高效进行。

关于论文写作,我必须要给我的导师——曾梦琪老师说一声谢谢,万分感谢曾老师的“宽宏大量”,能耐心看完我稚嫩而粗糙的稿子,给予我修改建议,正是老师的指导让我在写作上有了长足的进步。目前这篇工作已经发表在Small上,影响因子为13.28。如今,有所成长的我投出了第二篇文章,期望其可以被更优质的期刊收录。

其实,于我而言,高分论文就是围绕创新点进行“实验+模拟+理论”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。疫情期间学到的计算方法歪打正着,在这派上了用场。因此,多学点东西总归是没有错的,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?

毕业寄语

大学四年就这样匆匆过去了,感觉实验室就占了我3.99年。没看过金秋服饰,没听过十佳歌手,但也许这就是大学,有舍才有得,总归是有些遗憾,才显得没有那么遗憾吧。

离别之际,有些话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。弘毅学堂是跨学科培养,讲究的是拓宽知识面,开拓视野。但做研究是深挖一个知识点,讲究的是由表及里,求是拓新。二者切不可混为一谈,切忌在学术上贪多贪广。前两年是“逆风发育”,打好基础;后两年则是扎根科研,力图创新。切不可本末倒置,最后不得兼顾。

请遵守《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。
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。
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。
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
 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,换张图片
0条评论    共1页   当前第1
概况
招生招聘
留言板
地址: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化Z 302
Email:leifu@whu.edu.cn
访问量: